张海伟医生:血常规报告怎么看?哪些项目需要重视?

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向日葵儿童 责任编辑:admin 时间:2022-06-15

作为聚焦儿童肿瘤科普的公益团队,『向日葵儿童』携手专家和志愿者们,在过去四年制作了丰富的科普内容,我们希望通过科普知识帮助家长正确认识疾病,减少恐慌;帮助家庭少走弯路,尽早让孩子接受规范治疗,早日康复。


在科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面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专家的分享和互动,让科普更容易理解,家长还能现场咨询一些心中的疑问。但疫情的到来,让线下讲座变得非常困难。


怎么办呢?别着急,我们的全新项目:“向日葵儿童家长科普课堂”来了!

我们计划开发一系列科普课程,定期用在线直播的形式,给家长们讲解大家关心的话题,分享实用的科普知识,比如儿童肿瘤的发病原因和遗传风险?如何预防感染?孩子化疗以后恶心呕吐怎么办?血象报告怎么看?等等。


家长学习疾病知识,能提高和医生的交流效率;学习看护知识,能减少孩子感染几率;学习营养知识,能帮助提高孩子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我们的目标,就是和家长一起努力,让抗癌小勇士们能顺利康复,早日回归学校和社会。


本周的科普课堂邀请到的讲师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研究员,中国药科大学肿瘤药理学博士的张海伟老师,为患儿家长讲解了《血常规报告,告诉我们什么》来跟我们一起走入直播间,听海伟老师讲课吧~



在医院治疗时,经常会做血常规的检查,报告上我们会看到数值高高低低的变化,这些变化能告诉我们什么?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意味着有问题?本节课就给大家讲一讲,血常规报告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家长需要注意什么才能保证小朋友的治疗顺利。


我们先来看一看,C反应蛋白虽然经常出现在血常规报告里面,但它一般不包括在常说的血常规检查里。我们常说的血常规指的是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计数以及它们的分类和这些细胞参数的情况。


那么C反应蛋白为什么能出现在我们的血常规里面?因为这个指标与血常规结合,可以反映出小朋友的感染发烧或者其他炎症是不是由于细菌引起的。


如果白细胞高,且C反应蛋白阳性的时候,就提示小朋友的发烧可能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可能需要用抗生素来治疗。


这是在做检测时血液离心以后的样子,可以看到分了三层,最上面淡黄色的是血浆,中间的白膜层就是白细胞,下面的红色部分里面就是红细胞。也由此可以看出,白细胞的数量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少的,从细胞形态上来看,白细胞里又可以分为单核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染色时,根据能够对细胞染色颜料酸碱性不同,粒细胞又可以分为三类,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碱性粒细胞。我们临床上最关注的是中性粒细胞,如果孩子发热,且中性粒细胞降低,可能提示我们免疫防疫的第一道线发挥了作用,也可能提示孩子有感染,这个时候就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


让我们来看一看正常的临床报告是怎么体现的。


从这份血常规报告里可以看到,1~10项就是血红细胞的项目,临床上最关注的是前两项,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表示的是小朋友的营养状况到底怎么样。如果这项值特别低,那可能需要加强营养了,实在低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临床干预。


11~21项是白细胞的项目,除了白细胞的总计数,还有分类的计数情况。


22~26是血小板的项目。我们临床比较关注的是血小板计数这项指标。


找医生看结果时,如何进行高效沟通


很多家长拿到孩子的报告去找医生的时候,开口就问:“医生,你看看我们的结果有没有问题?”医生可能也是一头的问号,到底是什么年龄的小朋友、是什么疾病、中间有没有治疗、采的血是静脉血还是手指血、到底想了解什么问题、是诊断的问题还是治疗的问题等等。


你问得太简单的时候,医生就会反问你很多的问题,不要等医生问一个你回答一个,这样沟通效率就很低,很多医生的时间又很短,特别是在门诊的时候,可能每个病人只有几分钟的时间。


那么怎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医生了解到小朋友的具体情况,给予帮助呢?这就需要家长在提问之前,把更多的信息准备好提供给医生,比如说小朋友的性别、年龄、诊断、治疗过程、用什么药、有没有发烧等等,以及观察到有没有出血,包括牙龈出血或者是尿液有血等等,把这些医生短时间内看不到的信息都告诉医生,再告诉医生血常规结果中血小板的值、白细胞的值、血红蛋白的值,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出可能的情况,提供一个比较切实的治疗方案。


举个例子,你可以这么说:医生你好,我家小朋友是男孩,三岁了,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切除,现在是第三个化疗结束的第十一天,化疗药有卡铂和依托泊苷,目前没有发烧,白细胞2.01,血小板15,牙龈有出血,要不要住院?


这样医生就可以知道,孩子现在处于骨髓抑制期,而且抑制比较严重,血小板很低,已经是4度的抑制了,又有出血的症状,需要进行输血小板治疗,可能马上就给你办住院了。


儿童肿瘤诊治中,血常规报告告诉我们什么


在儿童肿瘤诊治中,血常规还有哪些作用?第一个,很多白血病都是由血常规的异常发现的,如果白细胞特别多,尤其是超过30的时候,血液的颜色不再是鲜红色,而是粉红色或者乳白色,细胞涂片就会发现大量异常的细胞,可能就会诊断出血液病相关的疾病。


对于已经确诊的肿瘤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三个方面:


1、看白细胞的值来判断是不是有感染的风险;

2、看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判断是不是贫血。如果是贫血的话,再进一步判断是哪种类型的贫血,是要补铁还是要输红细胞,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3、看血小板判断是不是有出血或凝血风险。当血小板低于25时,即使不活动,也会有自发性的出血。


如果血小板太高,也需要临床处理。有一些小朋友呕吐、腹泻或长时间不喝水,会导致血液的浓缩从而导致血小板升高,这时候多饮水可能就能够缓解,不需要特殊的干预治疗。但如果持续大于600,可能就需要抗凝治疗,比如用一些肝素或血小板抑制剂来防止凝血的发生。


在化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会出现粒细胞的减少、血小板的减少和红细胞的减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骨髓抑制期。通常情况下,化疗在医院进行,化疗结束后一周可能会开始出现粒细胞的减少,在第10~14天达到最低点。


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防感染的护理,如果护理好,没有发生感染,就能顺利进入下一个疗程的化疗。但如果感染了,可能就要中断化疗,先把感染控制以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治疗。


血小板的降低要比粒细胞降低稍微晚一点,一般是化疗结束大概两周会降到最低值,它的升降趋势像一个V字形,快速降低,也能快速地恢复回来。所以在降到最低点的时候,一定要减少一些有出血风险的活动。


例如不要刷牙,改用消毒水漱口;吃东西的时候也要避免吃有骨头有刺的食物,尽量吃流质或比较软的食物,注意不要吃一些太硬的水果、坚果。


红细胞下降得更晚一点。如果降到了比较低,比如血红蛋白到了6.5克以下,可能就需要输血治疗了。


一旦血常规的相关指标降到很低,我们就需要进行临床干预。那么怎么判断是否太低?这里面就有个小口诀:红8白2粒1板50。


就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8以上、白细胞大于2、粒细胞大于1、血小板在大于50的情况下,你可以自己在家进行护理。一旦任意一项低于这个数值,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特别是粒细胞低于这个值的时候,如果伴有发热,请马上去医院,因为可能有感染的发生。


小朋友的感染进展很迅速,因为他的免疫系统还不太完善,在粒细胞低的时候,很容易进展为全身性的菌血症和败血症,非常危险。


这些值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个抗癌药物急性亚急性的分级标准,临床也是根据它来决定是否进行干预。


WHO一般把血液毒性分成4度,刚才讲的红8白2粒1板50,正是2度和3度之间的临界值。如果血液相关不良反应不到2度,通过口服用药或者营养调节就可以缓解,如果有3度4度的血液毒性的时候,就必须进行临床的干预措施。


骨髓抑制相应并发症的处理


再重复一下,看到血常规结果的时候,如果血红蛋白大于8、白细胞大于2、粒细胞大于1、血小板大于50,这4个指标同时都满足时,在家里护理是可以的。


这4个指标里面一旦有1个低于这个标准值的,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临床的干预措施。


特别是粒细胞降低,而且伴随发热的时候,要马上去医院,不要在家里用退烧药,最好是到治疗肿瘤的医院去,那里的医生对你孩子的病情更为了解。


对于红细胞的降低,如果只是1度的贫血,我们可以通过营养支持加强蛋白和铁的摄入,可能能够缓解血红蛋白的降低。


如果是2度的贫血,需要结合病史,比如是不是长期的贫血?是不是离下一个化疗周期很近了?如果需要快速恢复过来的时候,就要采取比较积极的治疗措施,比如进行输血、输血红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等等,就能够快速增高到可以接受下一次治疗的水平。


血小板降低也是如此,如果是1度和2度的情况,可以居家护理,但也一定要防止患儿受伤,不要剧烈运动,减少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不要挖鼻孔掏耳朵,必要时要卧床,特别是在2度抑制的时候要绝对卧床。


对于白细胞低的情况,如果没有发热才可以在家护理。如果粒细胞低,而且有发热,就请你马上到医院去。在家护理的要求就是要减少外出和其他人员的接触,对小朋友活动的空间进行紫外消毒,用前餐后对餐具进行烫煮,减少细菌的滋生,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对于口腔的护理,刷牙都改成漱口,多喝白开水,来避免感染的发生。


孩子跟成人不同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医院的儿科或者儿童的专科医院,血常规的范围可能会有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参考值,而大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都是根据成人的值来划定的。


我们知道儿童的造血功能是比较旺盛的,与成人相比,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值是偏高的。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差别也很大,所以如果你是带孩子在基层医院检查的,要注意一下报告是成人的标准,还是儿童的参考值。


如果和成人的标准值相比有点高,不用特别担心,可能并不是因为疾病或者感染引起的,而是用的参考值和儿童不一样引起的。


课堂小结


还要给大家说的一点是,有很多小朋友是用手指血测的血常规,测出来的值和静脉血也是不一样的,整体值也是偏高的。因此,如果这次血常规是用静脉血测的,相比上次手指血的稍微低了点,也大可不必担心,可能是由于样本不同引起的。


具体的诊断和诊疗一定要请专科医生来判断,要结合很多别的指标,例如影像学的指标,小朋友的生命体征(有没有发热、呼吸急促、身上有没有淤血点等),化疗到第几个周期、用的化疗方案等等这些来综合判断是不是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所以当我们每次拿到报告以后,一定要把孩子的其他信息一起整理好,比如之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化疗到第几个周期、有哪些治疗经历等等,一起提供给医生,让你和医生的沟通更为高效,不要只拿一个报告给医生。


祝孩子们都能治疗顺利,早日康复!

相关文章

孩子挑食严重怎么办?

孩子生病后,家长们会格外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比如孩子挑食怎么办?牛奶和奶粉哪个更有营养…

加强营养、改善挑食、调节便秘……这些方法你需要知道

我们来谈谈针对治疗期间的副作用,我们该如何搭配食物,缓解不适症状,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营养支持。

做一枚有知识准备的葵花籽

“21天打卡学习”活动,让更多的志愿者能够为参与公益活动做好知识储备。

另一扇窗 | 自闭症天才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