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疗3年,长跑、徒步我都能拿下!

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向日葵儿童 责任编辑:yangyuan 时间:2025-02-07

2019年初,年仅3个月的小七确诊神经母细胞瘤四期高危,病情凶险……


2020年6月,历经13个月、9家医院的求生跋涉,小七顺利结疗!


2024年3月,5岁的小七在一周内先后独立完成了重庆马拉松迷你马(5Km)和远郊徒步登山活动!


结疗3年多,儿子的蜕变和成长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晨曦有光,有梦便造梦


2024年3月24日,重庆南滨路上,晨光微露、江风起伏。这天是重庆马拉松开赛日,小七不到6点就起床了:洗漱、换装、乘车、热身,更饶有兴致地在全马41Km处合影留念,感受这项寓意“胜利”运动的终点氛围。





赛前,小七(右一)和朋友们在41km终点处留影


随着信号枪的响起,小七和1.5万余名迷你马参赛选手一同迎着阳光迈步出发。



1公里、2公里,小七仗着充沛的体力,目视前方、心无旁骛,感觉有用不完的劲。
3公里,阳光曝晒,气温已升至近30度,湿度达到90%,处于体能瓶颈的他放缓了脚步,显出了疲态,一度甚至用慢走代替跑步,只能靠擦汗、饮水、深呼吸来调整状态,在源源不断的助威声、打气声和周围人群的鼓励声中,顺利挺住了最艰难的一段!

​赛程中的小七




4公里,进入一个阴凉的隧道,熬过了极限的小七借助环境优势,短暂地休息后,继续向终点线进发;



5公里,终点临近,他调动着每一个细胞、每一处肌肉的力量,努力缩小着与前方选手的差距,终点线咫尺可见,每继续向前一步,都在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纪录!


1小时45分,过线!重庆马拉松迷你马(5Km),小七完美拿下!

​小七到达终点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2024年3月30日,距离马拉松过去不到一周,小七又站到了山脚下。



骑龙寨,顾名思义骑在龙脊上的山寨,是重庆东北部以山坡陡峭闻名的一座小山群,山壁平均垂直度约为70°,最大近85°,上下山均无步道,全靠前人踏出的山野石板路引带,对于小朋友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较高的挑战性。


当听说有一座可以骑在“龙背”上的山时,小七顿时来了兴致,在活动团队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

​小七准备出发




聚于山脚,不觉山高路远、别有洞天,只感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还有周边农户散养的鸭鹅鸣啼,遂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初登山时,尚有康庄大道,与日常步行别无二致,大步流星去;


行至陡坡密林,苔痕上阶绿,抬头望去是山、是坡、是树,见不到的却是路,拾起一根树干勉作支撑,连滚带爬走下去。

​小七行至陡峭山路处




抵达龙脊,即到山顶,脚底下缠绵着青葱的山丘,转眼变蚁丘,颇有一种李白笔下“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的意境。


龙脊延绵,毫无遮挡,两边就是悬崖峭壁,要想下山,就要穿险峰、跨天堑,更要克服心中畏高畏险的恐惧。



徒步中,行至峭壁


下山即是翻越另一座陡坡的开始,又恰逢天不作美,骤降大雨,布满青苔的路也就只能称作“滑梯”,即便有爸爸的搀扶,也是摸爬滚打5次后才艰难下山。


总时长近4小时、累计攀爬坡度338米,新技能“徒步登山”,解锁!

​小七徒步登山运动览图





曾经痛若骊歌,现在乐如儿歌


回顾小七13个月的崎岖求生路和结疗后3年10个月的成长,仿佛与他日后的奔跑、登山遥相呼应着: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坎坷,也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低谷;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顺境,更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高潮。


每每看到小七一次次的突破逆袭,我们莫不感慨生命的奇迹,勒画出他先抑后扬的人生。


岁月易逝,终将一滴不剩,谁亦难避过这一身客尘。铭记一起经过的痛,珍惜苦尽甘来的乐,最重要还是让他放肆疯一下要紧,哪怕在雨伞外独行,抑或漫步到无名村去探谁,心境悠远,懂得自然才能省察人间,拓展眼界方见天空海阔。

​小七五岁啦!


写在最后


年仅5岁的小七,即使曾经历重病,他也从未给自我设限,仍怀抱十足的勇气和毅力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为他感到无比骄傲,也想分享一些心得体会供有需要的家庭以作参考:



1.稳定的情绪


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无论他(她)是在疗、结疗,父母、家人拥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对孩子抗击病魔、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曾经的小七爸妈,也是属于孔武有力、一点就着的性格代表,历经了几次家庭风波后,发现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巨大,双方在妥协、包容、适应的动态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平衡,遇事要定、说话要平、做事要稳。


尽管在目前教育小七的过程中,妈妈也会因一些事发火,但在事后也总会轻言细语跟小七再心平气和沟通一次,让他明白在某些事情上,父母的态度是坚决的,但在日常中,父母也是能够耐心充分听取孩子诉求的。


2.健康的饮食


时至今日,除去在幼儿园外,小七的一日三餐菜谱是由妈妈拟定,依旧属于较为严格的“管控”级别。


作为小朋友,他当然会嘴馋,也很爱吃垃圾食品、喝碳酸饮料,这些东西有特别的吸引力,杜绝小朋友接触这些食物是不可能的,也是逆人性的,小七父母也会选择在例如同学聚会、各类假期、外出旅游等节点让他吃一吃“放纵餐”,同时也会明确告诉他垃圾食品的危害性和他不可能每天都吃到垃圾食品的事实,以至于小七在外出购物时也养成了看食品添加配料表的习惯。


至于很多朋友关心的结后用药问题,除了香港陈志峰教授交代的灵芝胶囊外,小七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日常服用的都是维生素、鱼油等通用保健品。


3.充分的运动


运动带给人类的好处无需赘言,特别是对于结疗后的孩子,比踏寻名医、山珍海味重要一万倍。小七目前在接受指导的课程有游泳、轮滑,在海南过冬时也学习了自行车和冲浪,日常也保证了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节假日和周末也会参与诸如跑步、登山、耕作等形式丰富的活动。


同时,父母也应以身作则,拒绝长期地瘫坐、刷手机,养成定期运动习惯,为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谨以此文,祝福笃定前进的小七继续披荆斩棘,世上还有许多缤纷乐园任你行!


内容及图片已征得主人公同意

转载需授权

作者 | 小七爸妈

编辑&排版 | 夏雨

校对 | 欣玥 

相关文章

向日葵儿童第一个社工站项目落地!

4月19日,向日葵儿童—昆明市儿童医院社工站项目签约仪式在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举行。

用疟原虫治愈晚期癌症,靠谱么?

今年春节期间,和癌症相关的最大热点无疑是“疟原虫治愈癌症”。

贾海威教授:质子治疗副作用更小吗?放疗和免疫治疗可以同步进行吗?

本期《专家来了》有幸邀请到北京右安门医院放疗科主任贾海威教授,解答了儿童肿瘤放疗相关问题。

浙大儿院肿瘤外科:勤洗手,病毒远走

浙大儿院肿瘤外科互动洗手防疫又防病,手做贺卡诚挚又美好

王晓欢主任:化疗期间做手术是否会影响化疗进度?维持治疗孩子反应太大,能否取消?

王主任熟练掌握儿童白血病、粒细胞减少性疾病、贫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及血友病等血液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