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五四新青年:与癌症谣言“死磕”

文章来源:新京报 作者:吴靖 责任编辑:admin 时间:2019-05-07


作者 | 新京报记者 吴靖
编辑 | 新京报编辑 滑璇 
排版 | 何飞


  《新京报》前言: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来,这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爱国运动,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核的“五四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年轻人。 五四100年之际,我们选取其中30位代表,采集他们的人生故事,以人物报道的形式,汇集成系列专题,拼贴出新时代中国“新青年”的赤子图景。


  与其他癌症类科普文不同,李治中能把深奥艰涩的专业知识幻化成轻松幽默的文字,有故事、有比喻、有图片,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人也能读懂。


李治中,笔名菠萝,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
“80后”知名癌症科普作者,文笔风趣幽默,影响上千万人。


  每分钟,中国有超过8个人被诊断出癌症,5个人因为癌症而离去。在一次演讲中,李治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癌症像是随时可能到来的洪水猛兽,几乎威胁着每一个现代人的生活。

  “但癌症发生的最大风险因素不是空气污染、转基因食品,而是寿命。无论男女,当年龄超过55岁,癌症的发病率就会明显上升。”李治中说,“以前的皇帝不得癌症,不是御医好,是死得早。”

  李治中今年36岁,是美国杜克大学的癌症生物学博士。毕业后,他在一家全球知名的药企研发癌症新药。

  2013年起,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与癌症相关的科普文,还给自己起了笔名叫“菠萝”。

  与其他癌症类科普文不同,李治中能把深奥艰涩的专业知识幻化成轻松幽默的文字,有故事、有比喻、有图片,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人也能读懂。

  随着果壳、丁香园等科普平台的兴起和自媒体的发展,他收获了大批读者,在患者和医生群体中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

  2018年8月,李治中受邀在国内演讲平台“一席”上开讲,以《我们是在兼职辟谣,别人是在全职传播伪科学》为题讲了40分钟,视频播放次数达到7000多万。

  但他似乎并不满足。“我希望影响的人越多越好,起码也得上亿吧。”


科普网红

  “运动能防癌吗?”3月20日,在上海一所高中的讲座现场,一名中学生问道。

  李治中穿了一件黄色夹克,扶了扶黑框眼镜,低着头在台上来回走了几步,眼角一弯,“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在台上走来走去吗?我每天都要走一万步。”话音刚落,礼堂里的几百人发出一阵爆笑。

  运动真的能防癌。为此,他还专门写过一篇近2000字的小文,运动防癌是美国癌症中心的研究成果,哪些运动能防癌、为什么能防癌、防哪几种癌,以及哪些癌症发病率会随着运动而增加,他言简意赅地说得一清二楚。

  文章结尾,他还即兴做了一首调皮的小诗,把红薯防癌的谣言也编排了进去:“我相信,红薯真可以防癌,如果你是,每次都需要走很远的路,去买红薯的小孩。”

  这是典型的李治中风格:准确清晰,轻松幽默。


2018年10月,李治中在“一刻”演讲。


  在进行癌症科普的6年里,李治中和朋友运营着两个微信公号。公号内聚集了80多名生物学和癌症领域的作者,发表了近千篇文章,订阅用户累计达到60多万。

  这些文章让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人见识、理解了什么是癌症,在癌症侵袭自己或亲友的健康时不至于一无所知,慌张无措。

  他还出了四本与癌症相关的科普书,两本是泛科普,两本是针对乳腺癌、肺癌的专著。

  在书里,他以科普小男孩的漫画形象出现,头上顶个菠萝,脸上戴着眼镜。有时会出现的情况是,患者得了肺癌,医生会建议“先去看看李治中的书”。

  为了让更多人听到科学的声音,最近两个月,李治中刚录制了20期癌症科普短视频,每期1分钟左右,正要上线。

  “我找了20个全国最流行的癌症谣言,比如酸性体质易患癌这种,打算每期针对一个进行辟谣。”为了拍视频,李治中特意找来一个团队帮他拍摄、剪辑。他说坐在录影棚里的一刻,真有一种网红的感觉。


高学历的人也不懂癌症

  李治中的科普网红之路,始于一个偶然的起点。

  2001年,从小到大基本都是班级第一的李治中,以四川省资阳地区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读了当时的热门专业生物科学。

  大四上学期时,他还在顺风顺水地为出国读干细胞生物学做准备,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了父亲从县城打来的电话,“你妈妈生病了。”

  电话里,父亲并未说明母亲的具体情况,一切都被说得轻描淡写,甚至告诉他暂时不用回家。

  过了一段时间,他再度从父亲那里听说了母亲患病的消息——母亲得的是乳腺癌,一侧乳房已被切除。

  放下电话,李治中感觉自己被癌症的恐惧包围了。当他寒假考完试赶回家时,母亲正在做化疗,脸色苍白,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在地上。

  作为一名生物学专业的大学生,他根本看不懂母亲的诊断报告,上面都是奇奇怪怪的数字和专业术语。

  医生告诉他,“给你们用的是最贵最好的进口药”,没有更多的解释或进一步的治疗信息。

  李治中心里的疑问太多了:化疗后,母亲还能挺多久?病症会不会复发?有没有别的治疗手段?从医院回家后应该怎么休养,饮食该注意什么?他不满足于从医生那里得来的信息,想要查到所有资料。


2018年4月,李治中在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

  在网上翻了整整一晚,李治中顺着搜索引擎一条一条地看了十几页,依然找不到靠谱的治疗信息,非常生气。

  他开始考虑放弃干细胞生物学,转而去读癌症生物学,那样就能了解癌症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许还能在美国找到更好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回到学校后,他转变了申请方向,并被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录取。他用3年多的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一家全球知名药企工作,负责做实验筛选药物靶点等工作。

  工作之外,李治中常和不同行业的朋友吃饭聚会。一次在美国的圣地亚哥,一群清华校友聚餐时,有人随口问他化疗和放疗的区别。

  在李治中看来,放疗是指局部治疗,化疗是指全身性治疗,这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他简单解释后,对方的问题却越来越多,从癌症的不同治疗手段到靶向药物研发进展,不知不觉中,普及癌症知识成了那次聚餐的主题。

  “那时候我就发现,原来很多高学历的人也不懂癌症啊,隔行如隔山。”李治中说,类似的事,在他身上经常发生。

  一次和朋友去波士顿滑雪时,4个小时的车程甚至变成了他的癌症科普脱口秀。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以把复杂的癌症知识传达给非专业人士,用最简单、最清晰的表达解答他们的困惑。


严谨,但不晦涩

  从那时起,李治中就在脑海中排列想要写成科普小文的主题:癌症为什么会让人死亡、癌症患者为什么越来越多、儿童为什么会得癌症、怎么才能用上国外最新的抗癌药……

  他第一次真正下笔是2013年8月。一天晚上他哄娃睡觉后,瘫软在沙发里,噼噼啪啪地在键盘上敲下几个字:癌症和肿瘤的区别。

  这篇1000多字的小文,他写起来毫不费力,只用了不到2个小时,因为这是朋友们反复咨询过的问题。

  他详细解释了肿瘤和癌症不是一个概念,只有恶性肿瘤才算癌症,但癌症还包括血液类的癌症。他还自创了公式方便人们理解: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良性癌症=说错了。

  之后的几篇,写作难度越来越大,需要查阅许多资料。

  有时,为了一篇1000多字的小文,他要花去10个小时:查文献、找研究数据,下笔写稿,写完后还要修改。因为文献中大多是英文词汇,他还要把一堆英文专业名词译成中文。

  那时,李治中还在公司里研究癌症新药,同事们觉得做科普这事儿很新鲜。李治中当时的老板李南欣说,此前,能紧跟新药发展,且真正针对病人和医生的科普太欠缺。

  没多久,包括李南欣在内的几名同事加入了这支写作队伍,文章都发在了李治中的公号“菠萝因子”上。


2019年4月10日,李治中在天津进行向日葵儿童公益科普讲座。

  说起自己的科普文,李治中认为科学严谨非常重要。

  他会就某个问题阅读大量文献,然后把文献里的数据列出来,作为他的论据。他会把人们的疑问写进文章里,自己再回答一遍,像和读者对话一样娓娓道来。

  一次,李治中和好友张洪涛一起写了一篇豆浆是否会导致乳腺癌的小文,之所以要写,是因为他也困惑。

  写作前,他们问了七八位国内外的乳腺癌专家,大家的意见并不一致。有人说豆浆会导致乳腺癌,但给不出科学依据;有人说不会,还给他们找来了一些论文。

  李治中和张洪涛看完了这些研究结果,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豆浆会导致乳腺癌,相反,食用大豆还有可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所以到最后你会发现,第一要相信人,第二不要太相信人,要更相信文献。”李治中说,“文献是经过许多专业人士分析判断的产物,肯定比人的直觉靠谱。”

  “而且我绝对不干‘专业以外’的事儿。”对于癌症治疗后的随访、饮食指南和心理康复等自己不了解的问题,李治中会找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帮忙写。

  在写作风格方面,他始终坚持口语化、故事化的表达。他会把十几年前那个迷茫的自己作为科普对象,用最浅显的语言解读最专业的问题。

  2015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图书编辑胡洪涛像往常一样点开“科学网”,试图寻找可以合作出书的作者。

  此前,他做过数学、物理方面的科普书,却没接触过医学,因为医学领域的科普文章写得通俗易懂的很少,大部分要么枯燥乏味,要么晦涩难懂,不适合出书。

  那一次,他发现了一篇与癌症作斗争的科普文,署名李治中。他看了几行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气读了十多篇,全是李治中的。他讶异于这个人竟然能把癌症科普写得像小说一样生动,“就像在和你聊天”。

  胡洪涛很快联系上了李治中,想把他的文章汇编成书。2015年9月,李治中的第一本书《癌症 真相》出版,至今销量已超过20万。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曾益新为该书作序时写道,“癌症的科普不容易,一方面因为癌症是非常复杂的疾病,讲清楚很难,写出来容易枯燥;另一方面是因为癌症领域科研进展非常快,每天都有很多新内容,如何把其中的精华提炼出来介绍给大众,需要很高的科学素养和判断力。”

  2018年9月,李治中新书《深呼吸 菠萝解密肺癌》的发布会后,一位看上去50多岁的老大哥跑到台前拉住了李治中的手,他说,“如果没有你的文章,我可能就死了。”



  李治中后来了解到,2016年,那位老大哥被诊断为晚期肺癌,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脑部,最多还能再活几个月。大哥在微信上看到李治中介绍免疫治疗和PD-1药物的文章后,真的去试了试,不仅活到了现在,而且肿瘤已经缩小。


辟谣赶不上造谣、传谣

  在李治中的众多科普文中,驳斥与癌症相关的谣言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太多人听了癌症谣言上当受骗,花了很多冤枉钱,最后人财两空。”

  今年春节,“疟原虫治愈癌症”的新闻铺天盖地,新闻提到,有实验表明疟原虫能够治愈癌症。

  大批癌症患者在李治中的公号后台留言,询问消息真假,还问如何能够参加这样的临床试验。

  李治中立即写了一篇科普文,告诉患者这是早期研究,疗效和副作用未知,“很多核心的科学问题还没有被回答”,希望患者谨慎对待,不要轻易尝试。

  类似的事,李治中做过许多。魏则西事件发生后,他找出2年前写的免疫治疗科普文,在公号上重发,告诉人们不要再上当受骗;一个女明星接受偏方治疗去世的新闻在网络爆炸后,他又快速撰文普及这种治疗的危害性。

  “但是我辟谣的速度还是赶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啊。”李治中感慨,由于信息的鸿沟,国内有不少人相信喝果汁、吃保健品、喝苏打水、放血能够治疗癌症。

  他希望人们养成更加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分辨哪些说法是谣言。

  “一个相对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可以看看文章后面有没有参考文献,它的科学依据和研究出处在哪里。如果没有,那多半是骗人的。”


2019年3月,李治中在录制短视频。


  李治中的每一篇科普文后,几乎都有一长串参考文献,他认为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但在国内,许多读者并不在意这些专业性的问题,甚至没有耐心阅读一篇附有完整出处的科普文。

  这让李治中有些无奈:我的一篇文章花了那么久的时间去写,用科学和数据解释了那么多,却没多少人愿意读完。

  他发现,与科学的论据、清晰的论证过程相比,多数人更喜欢专业人士直接给出确定的结论。“就像大家总想知道,喝豆浆会增加乳腺癌发病几率是不是真的,你只要告诉他不是,这就够了。”

  为了适应这样的传播方式,李治中会在科学论证后交出一个结论。他还尝试用音频、视频等更接地气的方式科普辟谣,比如直接在微信公号里发语音,告诉大家某个事情不能相信。

  因为辟谣,李治中招来了不少骂声。

  一次,因为推荐一部美国癌症纪录片,微信公众号后台有人留言,“你借科普平台,在这里误导大众,实属可憎”,还有人说他是在为西药利益集团站台。

  李治中很无奈,把骂他的留言置了顶,还发了个朋友圈,称自己“长期做科普,可以修身养性”。

  2018年,他的一篇喝酒致癌的文章阅读量迅速超过200万,骂声也接踵而至。“当时表达情绪的有,骂脏话的也有,但没有一个人是用科学依据反驳我”,李治中说。

  那是他被骂得最惨的一次,祖宗十八代都被问候过很多遍了,骂他的人几乎全是爱喝酒的中老年男性。“如果几年前收到这种留言,我还有点难过,现在已经无所谓了。”

  偶尔也会有人对李治中文章的科学性产生质疑。

  李治中曾在一篇科普文中提到一个专业名词“客观应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指癌症化疗患者评估疗效。但普通人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他就把它解释成了肿瘤显著缩小的比例。

  有同行认为这样的表达不严谨:ORR专指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李治中只说缩小,不够清晰。“但大众真的在乎是体积缩小还是直径缩小吗?”李治中认为,在通俗易懂和科学严谨性之间,科普文需要一个平衡。

  遇到这种情况,李治中会把质疑其科学性的留言置顶。对他来说,错误被纠正让人欣喜,承认自己错了一点不难。


儿童癌症公益新征程


  2018年2月,李治中从美国的药企辞职,回国做儿童癌症公益。

  写癌症科普的这几年,他经常收到患癌儿童家长的来信,问他有没有新的癌症药物,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怎么找到就医信息等。

  他开始分出一部分精力,为家长们撰写儿童癌症科普,翻译国外最前沿的资料。

  他还和朋友们成立了专门针对儿童癌症的网站—http://www.curekids.cn/

  网站上有100多种儿童癌症的资料,每种都包括了治疗手段、康复手段、研究者、医院信息等,像一个儿童癌症百科。

  在这个过程中,李治中发现不仅儿童癌症的科普很少,就连儿童癌症的新药也几乎无人关注——过去近30年,全球药企开发了200多种抗癌新药,但只有3种是治疗儿童癌症的。


2018年11月,李治中(左二)参加向日葵儿童官网上线仪式。


  对于李治中,放弃美国的职位和规律的生活并不容易。转换职业赛道后,他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儿童癌症的科普、科研和公益活动中。

  每周,他会邀请中国甚至国际知名的专家,在网站上直接回答患儿家长的问题。这些问题家长们很关心,但因为日常与医生交流时间有限,所以很少有机会询问。

  现在,他的时间非常紧张,除了每天6小时睡眠外,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工作。最夸张时,一天会飞到4个不同的城市出差,“我现在是一个创业者的状态”。

  但他仍会挤出时间,为大家撰写科普文、辟谣文。他会在不同城市的机场、在机舱里、火车上写下那些与癌症、科学有关的文字。

  “如果你能一口气读完我的科普书,就是对我最好的评价。”

相关文章

讲座预告:台湾专家现场告诉你质子治疗的特性

曾振淦医生现场告诉你质子治疗的特性和方案

麻省博士,回国后为什么做起小学老师?

郑腾飞博士分享她对教育,以及职业选择的想法

该不该把得肿瘤的消息告诉孩子?-2019年公益年会嘉宾专访

在得知孩子患儿童肿瘤后,家长应该怎么做?科普作家章蓉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果壳专访:这么多身患癌症的孩子,都是从哪儿来的?

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的目标有着宏大的一面: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偏远地区儿童肿瘤的治疗问题

《南方周末》:被“误诊”的儿童癌症

“最大的问题就是误诊。”李治中认为这是儿童癌症治疗的大问题,应当引起社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