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梦365个故事 作者:林天趣 责任编辑:admin 时间:2019-04-24
文章来源 | 中国梦365个故事
作者 | 林天趣
排版 | 兜的兜兜
本周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很多读者在北京卫视看到了我参与拍摄的纪录短片,今天和大家分享这部短片和导演的拍摄笔记。
特别感谢编导林天趣对科普和公益的关注。三分钟的短片,团队跟着我拍了三天,记录了我平时的工作状态和向日葵儿童在做的一些事情。
每年的4月15日是全国抗癌日,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将这期片子带给大家,作为导演,我心存感激,感谢为此片以及人类医学做出贡献的所有人。
采访李治中先生的时候,感觉尤其亲切。我询问他的经历,他反问我,“《我不是药神》中,邪恶的医药代表,你还有没有印象?”他自问自答,说自己原来就在那个药厂工作,希望我不会敌视他,也希望大家对那个公司少一点指责,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很多时候是需要人为塑造的。
2001年,李治中以四川资阳地区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读了当时的热门专业生物科学。大四时,他原本计划出国读干细胞生物学。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了父亲的电话,“你妈妈生病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再度接到消息,身患乳腺癌的母亲,一侧乳房已被切除。
作为一名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的大学生,他根本看不懂母亲的诊断报告,上面都是奇奇怪怪的数字和专业术语。更令李治中懊恼的事情在于,即使通过网络,在当时也无法找到准确的解答。于是他转变了申请方向,并最终被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录取。
仅用3年多的时间,李治中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进入了一家全球知名药企工作,负责做实验筛选药物靶点等工作。
他第一次真正下笔是2013年8月。一天晚上他将娃哄睡后,瘫软在沙发里,噼噼啪啪地在键盘上敲下几个字:肿瘤和癌症的区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在进行癌症科普的6年里,李治中和朋友运营着两个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内聚集了80多名生物学和癌症领域的作者,发表了近千篇文章,订阅用户累计达到60多万。这些文章让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人见识、理解了什么是癌症,在癌症侵袭自己或亲友的健康时不至于慌张无措。
写癌症科普的这几年,他经常收到患癌儿童家长的来信,问他有没有新的癌症药物,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怎么找到就医信息等。李治中发现不仅儿童癌症的科普很少,就连儿童癌症的新药也几乎无人关注——过去近30年,全球药企开发了200多个抗癌新药,但只有3个是治疗儿童癌症的。
2018年,李治中成立了儿童癌症网站——向日葵儿童www.curekids.cn。网站上有100多种儿童癌症的资料,每种都包括了治疗手段、康复手段、研究者、医院信息等,像一个儿童癌症百科。
虽然这篇1000多字的文章和3分钟的视频,仅能展现李治中先生的一部分。但希望这些信息能够被更多的人知晓,也希望它们能够为更多陷入困境之中的人,多亮一盏灯。
这个月,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向日葵儿童社工站”正式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挂牌!
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田永吉关于小儿脑瘤治疗的讲座
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入选获得本批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深圳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名单。
《努力,才有希望》 国际儿童癌症日公益短片
“向日葵儿童”携手百度健康医典上线25个儿童肿瘤抗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