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确诊肿瘤,现在我选择当一名医学生!

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向日葵儿童 责任编辑:zhengty 时间:2024-12-20

今年的高考前夕,我们收到了一位小勇士的私信:“我8年前确诊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现在已经痊愈啦!大家真的都很不容易,还有二十多天就高考了,希望可以如愿!”


现在,这位小勇士已经成功被录取到了福建医科大学,圆了医生梦!即将开启新生活的她,也想与大家共同回望那段时光,祝愿所有的勇士都能迎来自己的精彩!


意外摔倒发现肿瘤


十年前的某天,我意外从书架上摔下,随后整晚呕吐不止,家人连忙带我去了县医院。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只是个“简单”的轻微脑震荡,稍微治疗一下就好了,却在全身检查中发现盆腔中有个肿块......

在小学三年级的暑假,我一路求医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其实那时还没有什么症状,只是与同龄人相比比较瘦小而已,当时接诊的吴晔明医生用手摸到了那个肿块,或许大家都意识到了事情并不简单,但年少无知的我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幸运的是,求医之路还算顺利,很快在七月底就进行了手术。

旧日记忆已有很多残缺,但某些时刻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比如手术后爸爸将我推至ICU门前,比如爸爸那句“我一直都在”,还有小儿ICU中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孩子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即使多年过去,我仍能清晰地拾起当时的感受。


化疗间隙,我在公园划船


顺利结疗再也不想来医院了


术后我恢复得很好,本该在ICU里待一周的我,只住了四天就出来了。病理结果出来,我被确诊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后来才知道其实算是较轻的病情,但这也给我们家重重一击。

主治医师已经将我的手术尽力做到了最好,但不可避免仍有一定残留。于是我开始了一系列的化疗与放疗。记得一次化疗前,我哭着问妈妈:“我可不可以不再化疗了?我太难受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好在那些难捱的时刻都咬牙挺了过来,治疗过程相对顺利,虽然如今肿瘤仍有些许残留,但已经没有了活性,也不会再转移。

结疗那天,我头也不回地走出医院,满脑子想的都是:“我再也不想来到这里,再也不愿待在充满消毒水味的病房…...”

结疗后的每次定期复查,都让我们有些紧张,中间也有小插曲。那是结疗一年左右的时候,肿瘤细胞开始有些“躁动”。医生的建议是再次手术,但爸爸妈妈不想让我再次“受伤”,选择了继续观察。好在之后的检查中,肿瘤细胞又“安静”了下来,我也幸运地逃过了一劫。

三年前中考完的暑假,我的最后一次复查完美收关,当时给我检查的是李玉华医生,那天也正好是她的退休前夕,她郑重地对我说:“可以不用再来了,已经很稳定了。”那一刻,真的是如释重负。


从讨厌医院到梦想成为医生


原本我以为我会一直讨厌那个充满消毒水气味的地方,一直感慨为什么生病的是我而不是别人。但在后来的某刻,我想明白了,与我一样甚至比我严重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或许我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

人生会有很多个坎,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学会了乐观与坚强,拥有了日后迎难而上的勇气与毅力,我也渐渐有了当一位医生的梦想。

虽然小学时因为治疗休学了一年,但我还是努力地顺利完成了高中的学业,在今年的高考中,我考入了本省的医科大的口腔医学专业,真的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一路走来,有太多人的关心与帮助,感激不尽。或许人的一生无法一帆风顺,但只要努力地向前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风雨过后尽是彩虹!

最后,感谢向日葵儿童在高考前夕对我的鼓励与祝福。你们做了我一直想做的事,帮助患癌儿童,真的很赞!


今年暑假,我去爬山啦!


排版 | 夏雨

校对 | 张铮


相关文章

吕丹尼护士长:装了输液港可以洗澡吗?化疗结束后什么时候取出?

本期浙大儿童医院肿瘤外科护士长吕丹尼老师带来的“PICC和输液港的护理要点”科普课堂,一起学习吧~

我们走过的路(二十五)| 向日葵小说

这是向日葵儿童的第一个讲述儿童肿瘤患儿家庭生活的纪实性长篇小说

湖南省人民医院

今天为大家介绍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就诊指南

医院里的重阳节也很温暖!

对于住院儿童尤其是肿瘤儿童的父母而言,除了经济压力外,他们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