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

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网站 作者:向日葵儿童网站 责任编辑:admin 时间:2020-09-15

一、概述

1.总述

● 概述: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一种。这些患儿的骨髓会生产大量不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或巨核细胞。如果不治疗,往往迅速恶化。
● 表现: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常见症状有发热、苍白、乏力、出血、骨关节疼痛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 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的常用治疗方式包括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全反式维甲酸、砷剂和化疗等,有复发迹象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也需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 预后: 报道显示,15岁以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的五年生存率约为68%,15-19岁患儿的五年生存率为57%。其中,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生存率较好,绝大多数研究显示,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2.疾病定义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也称为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俗称儿童急髓或儿童急非淋,是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一种。这些患儿的骨髓会生产大量不正常的红细胞、或白细胞、或巨核细胞。如果不治疗,往往迅速恶化。

3.流行病学

儿童白血病总体发病率约为3~5人/10万。有国内资料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为11.81/10万,5-10岁儿童发病率为4.61/10万,10-15岁的发病率为4.50/10万,15-20岁的发病率为4.75/10万。
其中,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率仅次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20%左右。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占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10%左右。

4.疾病类型

1)疾病分型
根据细胞形态学,急性髓系白血病可以按照FAB分型标准分为M0、M1~M7型。
此外,临床上,医生通常会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MICM分型,即在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 M)、免疫表型(immunology, I)、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C)、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这四个方面对患儿的骨髓及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以便进行精确的诊断分型,帮助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包含了约10%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通常伴有严重的凝血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病程进展非常快,所以有专门的治疗考量。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依据FAB分型属于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有特征性的第15号和第17号染色体易位t(15;17),可以检出这种染色体易位导致的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
2)疾病分组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通常进行危险度分组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不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危险度分组如下:
• 低危组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AB分型为M3),及FAB分型为M2b、M4Eo或其他携带第16号染色体倒位的患儿。
• 中危组
不属于低危组,且不存在以下危险因素:
• 患儿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时年龄不超过一岁。
• 诊断时白细胞计数大于或等于100 X 109/L。
• 7号染色体缺失。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标准方案一个疗程不缓解。
• 高危组
存在上述五种危险因素中的任意一种。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有独立的危险度分组方法,具体分组如下:
• 低危组:白细胞计数<10×109/L。
• 高危组:白细胞计数≥10×109/L,或存在FLT3-ITD突变,或低危组维持治疗前未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

二、病因

1.总述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因通常和染色体及基因变异有关,很多患儿在出生时就已经携带了疾病相关的变异。但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并非遗传性疾病,其相关的变异基本是由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引起。由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的疾病,因此,尽管已知某些环境和遗传因素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风险有关,但目前还不清楚确切的病因。

2.基本病因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因是骨髓中大量的造血细胞不经过正常的成熟进程并繁殖迅速,形成白血病细胞,并挤占正常细胞的生存空间,还会通过血液到达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淋巴结、脾、肝、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睾丸,或其他器官,形成浸润,影响其他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白血病的各种症状。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是由于相关染色体和基因在患儿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变异。目前已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PML-RARα融合基因有关,但其它类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通常并非单一的基因变异,而是多基因、多因素的变化,因此,大多数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3.诱发因素

已知某些环境、遗传和疾病因素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风险有关:
• 大量接触电离辐射,如核辐射(如原子弹爆炸、核事故等)、X射线等。不过,电离辐射只有在累计剂量很大的时候,才会增加白血病的风险。平时医院里进行的X光、CT等涉及电离辐射的医疗检查,其剂量通常不会累计到致癌剂量,因此对一般人来讲是安全的。此外,手机、微波炉、WIFI等日常辐射并不属于电离辐射,没有证据表明其与白血病风险有关。
• 环境中的某些致癌物,如苯及其衍生物、甲醛等,也和白血病风险升高有关。
• 绝大多数儿童白血病都不会遗传。但如果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一个孩子在一岁前确诊儿童白血病,另一个孩子也可能有较高的发病风险。
• 还有一些先天性因素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风险有关,如:唐氏综合症、家族性7号染色体单体性、范科尼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布卢姆综合症、1型神经纤维瘤病、先天性侏儒痴呆综合征(也称努南综合征)、严重的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Kostmann综合征)、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Blackfan贫血)、先天性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CBL综合症、利–弗劳梅尼综合征(Li-Fraumeni综合征)、有遗传性RUNX1基因突变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有遗传性GATA2或CEBPA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TERC 和TERT基因的特定突变等。
• 某些后天疾病也可能增加患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风险,这类疾病包括: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三、症状

1.总述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常见症状有:发热、苍白、乏力、出血、骨关节疼痛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2.典型症状

• 发热:发热主要是白血病本身所致,这种发热通常为38℃左右的中低热,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在诱导治疗 72 小时内可缓解。不过,由于白血病患儿白细胞数量减少且其功能异常,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数值减低,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因此也可能伴随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有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也可能是发生口腔黏膜感染或消化道感染(如胃肠炎)。 少数患儿发病时便有较严重的感染,如脓毒血症。感染源可能为几乎任何病原体,容易发生合并感染。
• 贫血:为出现较早的症状之一,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通常逐渐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虚弱无力、活动后气促、嗜睡等,指甲和眼睑结膜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苍白。
• 出血:多数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或瘀斑(如皮肤的淤青), 以及不明原因的流鼻血或牙龈出血。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或血尿,但非常少见。
• 白血病细胞浸润:通常表现不同部位淋巴结肿大和/或肝脾肿大。如果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短期快速增殖或浸润骨的干骺端,患儿可能出现骨、关节痛。在部分患儿中,关节痛可能是首发症状,且血常规可能完全正常,应用激素后可暂时缓解。白血病细胞也可能侵犯脑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也称脑膜白血病)。白血病细胞还可能浸润眼眶、牙龈或皮肤。

3.伴随症状

当孩子因贫血而乏力时,可能表现为需要大人抱(尤其是低龄儿童)。关节痛可能会表现为不愿走路。如果纵隔淋巴结肿大严重,可能会压迫器官,导致患儿呼吸困难。

四、就医

1.总述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确诊和分型主要参考临床症状、体征、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免疫分型、遗传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这些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危险度分组和预后判定非常重要。同时,医生也会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超声、胸片、血液生化等来评判患儿身体情况及具体病情。

2.就诊科室

血液科、儿科、血液肿瘤科。

3.诊断依据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确诊的主要依据是骨髓形态学的改变。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骨髓涂片中会呈现出特征性的髓细胞增生。一般来说,骨髓涂片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或原始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20%,才能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4.相关检查

1)常规身体检查和病史询问
常规的身体检查,包括身体状况、疾病的表现,其他不正常的体征比如无痛的肿块等。医生也会询问之前的疾病史、家族史及治疗情况。
2)骨髓活检
医生会对患儿进行骨髓穿刺,即在髂骨部位采用特殊的空心针头进行穿刺,以抽取小量骨髓,之后送交实验室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相关检测,以便确诊及进一步分型。
3)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里的一种体液。脑脊液检查的目的是检查患儿是否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也称脑膜白血病,即白血病细胞浸润了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检查的采样要通过腰部穿刺,即通过特殊的腰椎穿刺针,抽取患儿脑脊液进行细胞学等各项检查。
4)实验室检查
•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根据样本中的细胞形态学进行FAB分型。
• 免疫分型:通过细胞表面的免疫学标记对细胞的类型进行分析。
•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对样本中细胞的染色体及与疾病相关的融合基因进行检查,已确定是否有染色体的损伤、丢失、重组,或者有多余的染色体,以及是否有与疾病相关的融合基因。
5)血液检查
• 血常规:血小板数目、各类白细胞的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例。除自动化血常规检查外,还应该做血涂片进行人工分类。
• 血液生化检查:检查血液中常规的生化指标,以确定是否有超出正常范围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含量,及电解质是必查项目。白细胞负荷大的患者可出现血尿酸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增高。
•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6)影像学检查
胸部X片、腹部B超,并根据病情选择超声(以便了解心功能及腹部脏器情况)、CT(评估头部或胸腹部占位、出血或炎症情况)或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评估占位及出血和血管情况)。

5.鉴别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在发病时或治疗过程中往往缺乏临床症状,仅在脑脊液行常规检测时发现异常,但需与细菌感染与药物所致化学性脑膜炎区别。
2)类白血病反应
可有肝脾大,血小板减少,末稍血像中偶见中晚幼粒及有核红细胞,但类白血病反应往往存在感染诱因,当原发病控制后,血象即恢复。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EB 病毒感染所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热、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阳性,EBV 抗体阳性,白细胞增高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但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正常,骨髓检查无白血病改变。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出血、贫血、发热和全血细胞减少与白血病低增生表现有相似点,但本病不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细胞增生低下,无幼稚细胞增生。
5)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
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以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血液学检查可能完全正常,容易误诊为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遇不典型病例应争取尽早进行骨髓检查,以便确诊。

五、治疗

1.总述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的常用治疗方式包括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病情进展迅速,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诱导化疗,短时期内减少肿瘤负荷并减轻由于肿瘤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诱导化疗成功后,依据危险程度分级,进行相应强度、剂量的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诱导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强化治疗期,有些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在强化治疗之后还有维持治疗期。对于部分中高危及复发的患儿,需要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有复发迹象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也需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2.化疗

1)化疗方案
化疗是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诱导治疗期
中危、以及除儿童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的低危髓系白血病:目前首选DAE方案(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Cytarabine,又称Ara-C)+依托泊苷(VP16),或HAD方案(高三尖杉酯碱(HRT)+阿糖胞苷+依托泊苷)。
高危髓系白血病患儿首选IA方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糖胞苷] 或DAE方案。或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新型抗肿瘤药物化疗。如果患儿在诱导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大于100 X 109/L,可以采用小剂量细胞毒药物减轻白血病细胞负荷,防止肿瘤溶解综合征,待白细胞计数小于50 X 109/L后,再进行联合化疗。
低增生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或并发感染的患儿需控制感染的同时给予适度化疗, 待一般状态改善后再进入上述诱导化疗。
• 巩固治疗期
诱导化疗完全缓解者再用原方案一个疗程。
• 强化治疗期
强化治疗主要用中、大剂量的阿糖胞苷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进行化疗,以防止复发,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
• 维持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对于低危组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巩固强化后不主张维持治疗。中、高危组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单纯的化疗容易复发,因此,在诱导缓解后有合适供者积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 鞘内化疗
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亚型,需要进行鞘内注射预防或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2)不良反应
i)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损伤和慢性心功能损害。前者为短暂而可逆的心肌局部缺血,可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心前区不适等。后者为不可逆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与药物累积剂量相关。如果心功能检测提示心功能异常,且并非感染所致,需暂停使用蒽环类药物,直至心功能恢复。如果出现心肌损伤,可根据病情选择右丙亚胺(Zinecard)等药物进行治疗。
ii)肝脏毒性
有些化疗药物对肝脏有毒性,临床表现为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因此,每个疗程前一般需要检查肝功能以确定是否可以按时化疗,维持治疗期间每4~8 周检查一次肝功能, 无特殊情况者可每12周检查一次。
如果化疗期间直接胆红素升高,确定有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则化疗照常;如果非白血病浸润,则根据病情调整化疗剂量。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儿,出现直接胆红素升高时,还需排除分化综合征的原因;如果确实由于分化综合征所导致,则应按分化综合征治疗。在化疗疗程开始前,如果直接胆红素过高可以延迟化疗1周,如果1周后胆红素仍然偏高,则调整剂量后开始化疗。当直接胆红素过高时,需注意调整柔红霉素的剂量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保肝药”,但其作用并不明确,国际上各大临床方案均不常规使用“保肝药”,也没有“保肝药”增加化疗安全性的报道。此外,“保肝药”可能会和化疗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化疗药物代谢的复杂性,因此不推荐使用辅助性“保肝药”。
iii)神经毒性
化疗药物阿糖胞苷有神经毒性。当阿糖胞苷相关的神经毒性症状非常明显,影响到患儿的正常生活时,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中阿糖胞苷的剂量。
iv)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阿糖胞苷对肺部有毒性,可能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如呼吸困难、低氧血症(SpO2<92%)、胸部线提示两肺浸润。有这种症状的患儿需要首先通过胸部CT和心脏超声检查排除肺部感染和其他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可能性。如果确定为阿糖胞苷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推荐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有条件者可以邀请小儿肺科医生会诊。
v)血液学毒性
化疗药物在清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造血产生影响。在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前,血象应该达到以下标准:白细胞计数(WBC)≥2.0×109 /L,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0.8×109 /L,血小板(PLT)≥80×109 /L。
如果患儿中性粒细胞减低持续2-4周不能恢复,或者预期患儿可能会出现较长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可以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俗称升白针)。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 /L时应输注血小板,如果患儿有明显出血症状或感染表现,输注指征可适当放宽。

3.药物治疗

1)治疗方案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般通过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治疗。由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引起明显凝血异常,因此一旦怀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即使尚未完成所有实验室检查也应立即开始全反式维甲酸治疗。
2)不良反应
i)分化综合征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分化综合征是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或砷剂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在用药后2-3天发生,严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险。
如果患儿同时存在以下3项或3项以上临床表现,则可能患上了分化综合征: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发热、肺水肿、肺部浸润、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周围性水肿、短期内体重增加(较同时段基础体重增加10%或以上)、骨痛、头痛、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如果患儿出现分化综合征,可以使用类固醇激素及其它缓解症状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患儿病情调整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的用量。
ii)心脏毒性
砷剂可引起心律失常。因此,每一个砷剂疗程前,也需要检查心电图,每1-2周复查心电图,一旦发现心律失常风险,需要密切观察,纠正电解质紊乱,停用可能引起相关症状的可疑药物(比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等),并且至少每周复查一次心电图。如果症状严重,则需对砷剂减量或停药。如果发生扭转性心动过速,应该永久禁用砷剂。

4.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般来说,高危或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都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危患儿可以选择化疗,但单纯的化疗容易复发,因此也可以选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低危患儿原则上推荐通过化疗治疗,一般也不需要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不过,在有些情况下,有的患者为了避免复发,可能会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来说,由于目前移植技术的进步,非亲缘供者和HLA半相合供者(即HLA配型有一半相合的供者,也叫单倍体供者,与患儿有血缘关系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等亲人,是半相合供体的可能性都比较高)移植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所以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需要选择的是移植时机。
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儿,如果停药后出现PML-RARa融合基因阴转阳情况,且持续2次以上,也建议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5.前沿治疗

靶向药物吉妥单抗在美国被批准用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对白血病细胞上高表达CD33分子的患儿有一定效果。

六、预后

1.总述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统计数据,15岁以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的五年生存率约为68%,15-19岁患儿的五年生存率为57%。国内某些治疗中心疗效与国际相似。患儿的预后取决于其分子生物学亚型。其中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生存率较好,绝大多数研究显示,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2.后遗症

接受过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存在远期副作用及继发肿瘤的风险,其发生甚至可能会在许多年以后。因此,需注意复查随访,以及一定年龄后的肿瘤筛查。

3.并发症

1)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中性粒细胞偏低,可能会出现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通常来势凶猛,进展迅速,因此需要及时给予初始经验性治疗,待病原体明确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旦发生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或者明显的粘膜炎症时,可能需暂时停用化疗药物,直到体温正常、粘膜炎恢复、感染控制。
2)贫血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容易出现贫血。一般可以通过输注红细胞来缓解,如果血色素达到 60g/L 以下,必须输血。
3)卡氏肺囊虫感染
由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免疫力低下,有感染卡氏肺囊虫的可能,因此通常建议长期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SMZco)片,以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直至化疗结束后3个月。

4.复发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有一定的复发率。大多数复发发生在诊断后的4年内。绝大多数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为骨髓复发,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少见(3-6%)。

七、日常

1.总述

遵医嘱完成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干净的生活环境,注意预防感染。结束治疗后应定期复诊,以便监测复发及远期不良反应。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需给患儿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鼓励适量活动,并注意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

2.复查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采取的复查随访方案是:
• 停药后1年内:每3个月左右复查一次。
• 停药后第2~5年:每6个月左右复查一次。
• 停药5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通常,结束治疗后的复查包括全面的全身体格检查、实验室化验,有时需要影像学检查和/或骨髓穿刺检查,另外还可能需要复查肝肾功能。具体要检查的项目需要视患儿具体情况而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3.家庭护理

由于治疗中的患儿往往免疫力下降,因此要注意预防感染。要注意勤洗手,保持食物和饮水清洁卫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保持生活环境的整洁干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暂时不要放鲜花、盆花等,垃圾桶要加盖,垃圾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同时,应减少患儿与感染患者的接触,也要注意陪护人员的感染情况。如果家中有人感冒,应尽可能避免与患儿接触;如果必须接触患儿,一定要做好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同时,家长应注意每天对患儿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感染或发热迹象,应尽快就医。

4.日常生活管理

1)饮食
无论是治疗中还是治疗结束后,都建议为患儿提供营养丰富且均衡的饮食,保障优质蛋白质(如肉、蛋、奶、禽、鱼虾、大豆及大豆制品等)的摄入,同时多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适量食用乳制品和坚果,以保证其它营养素的摄入。同时应少食精米白面、深加工零食和加工肉类,控制油盐。
此外,治疗期间,患儿免疫力会下降,应避免过期、变质、不洁及可能有食品安全问题的食物。具体的饮食建议可咨询所在医院的营养师。
2)运动
如果患儿的身体条件允许,可以鼓励和协助患儿进行一些活动。适量的运动对防止肌肉萎缩、增强体力和耐力、促进食欲等是有所帮助的。
患儿结束治疗后,推荐进行适当的规律运动。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每天30-6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比如快步走、骑自行车、瑜伽、乒乓球等),每周也可以进行适量的高强度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有氧操、篮球等)。
3)生活方式
需要保障患者的睡眠时间,规律且有质量的睡眠对身体恢复和免疫力都很有帮助。适宜的睡眠环境(通常为光线暗、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可能对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所帮助。
研究表明,儿童白血病患者,远期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继发癌症的风险都较一般人更高。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重要、最有效手段。同时建议患儿注意控制体重,因为超重可能增加日后患癌(如乳腺癌、胰腺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的风险。
4)情绪心理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的过程对患儿是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疾病和治疗造成的身体变化和痛苦、治疗期间被隔离而缺少外部同伴接触、学业的落后、担心自己不被同伴接纳等等都会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家长需要引导孩子以积极的态度正视疾病,接纳自己的身体变化,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多鼓励患儿维持外部接触、和同学朋友一起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重回校园,尽早重新融入社会生活。如果孩子有心理障碍,可以请心理医生进行干预。

5.日常病情监测

需关注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如脱发、疲劳、呕吐等)、肿瘤转移复发、生长发育异常等问题。当出现发热、症状恶化、新的症状以及治疗引起的副作用时,及时咨询医生。

6.特别注意事项

1)血小板过低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患儿血小板过低(一般低于20x109 /L),需要注意避免出血,要远离尖锐、带刺的玩具和物品,同时避免一切冲击力剧烈的运动(如蹦跳、足球、篮球等)。吃东西时注意避免骨头等易戳伤口腔的食物,刷牙时要用软毛刷。同时,对于低龄儿童,应尽量避免剧烈哭闹,以免出现颅内出血。此外,注意保持患儿大便通畅,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肛门栓剂或者测量肛温,以免引起直肠出血。除非医生建议,否则不要给孩子服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容易引起出血的药物。有些非处方感冒药中可能会有布洛芬等成分,需要特别注意。
2)保存病例记录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有着远期副作用及继发肿瘤的风险,其发作可能是在结束患儿治疗很多年以后,而且这种风险与白血病治疗时的方案和剂量有一定关系。因此,应保留好患儿的所有就诊及治疗记录,以便日后复查和就医时作为参考。

7.预防

由于绝大部分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因此尚无相应的预防方法。但已知某些环境因素和遗传疾病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风险增高有关(见“诱发因素”)。因此,家长可注意避开相关环境因素。如果孩子有相关的遗传性疾病,应留意儿童白血病的筛查。此外,家长可留意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一经发现,及早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八、参考资料

1. 王宁,冯雅靖,王宝华,方利文,丛舒,李镒冲,殷鹏,周脉耕,王临虹.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白血病疾病负担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6): 783-787.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06. 44(11): 877-878.
3. 刘兰波,汤静燕.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相关进展. 临床儿科杂志. 2012. 33(5): 487-491.
4. Childhood Acute Myeloid Leukemia/Other Myeloid Malignancies Treatment (PDQ®) (Health Professional Version)
5. Childhood Acute Myeloid Leukemia/Other Myeloid Malignancies Treatment (PDQ®) (Patient Version)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http://www.nhc.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8/10/20181016180416637.doc
7. 中华医学会.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2017版). 
https://www.cma.org.cn/attachment/201765/1496631243573.rar
8. Arber DA, Orazi A, Hasserjian R, et al. The 2016 revision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myeloid neoplasms and acute leukemia. Blood. 2016. 127(20): 2391-2405.

九、审核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翟晓文
专家百度百科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F%9F%E6%99%93%E6%96%87

相关文章

8岁诊断为癌症,现在我大学毕业了!

8岁诊断为白血病,和父母一起顽强与病魔抗争,治愈后考上大学。

刘安生主任:5年生存率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每年4月15日-21日是中国抗癌协会倡议发起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已是第27届。

CAR-T疗法迎来白血病治疗新篇章

伴随着全球首个CAR-T 疗法Kymriah 的上市,活细胞作为一种全新的药物形式用于肿瘤治疗。

高白细胞型白血病的预后如何?

我们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血液专科罗学群主任,为我们解答“儿童血液及实体肿瘤的诊治”的问题。

《亲爱的小孩》大结局!配型成功后捐献者可以反悔吗?

《亲爱的小孩》中白血病患儿禾禾和小影都经历过骨髓捐赠者反悔,微博上大家激烈讨论,你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