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向日葵儿童 责任编辑:admin 时间:2022-06-15
PICC是目前最安全的中心静脉输液工具之一,也是儿童癌症患者常用的静脉输液途径和方式。
住院期间,护士会认真维护孩子的PICC导管。但当出院回家时,带着这样一根特别的小管子,家长们难免会有各种顾虑:孩子如何洗澡?能拍皮球吗?可以画画吗?遇到什么情况需要马上就医?
本期科普课堂邀请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吕丹尼护士长,她在『向日葵儿童』视频号直播间里详细为各位家长解答了PICC导管的护理。来跟我们一起走入直播间,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吧~
在患儿接受化疗之前,护士会置入一个中心静脉导管,这个导管的头端位于上腔静脉或者下腔静脉等中心静脉里,用于输注化疗药物,减少其对静脉的刺激,也可以减少频繁输液对皮肤的刺激。
但是这根中心静脉导管需要较长时间留置在小朋友的身体内,因此,家长们更要学会如何在出院后做好导管的居家护理,从而保证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
本节课就来讲讲,如何搞定中心静脉导管中PICC的居家护理。
如何选择合适的中心静脉导管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目前国内的儿童医院比较常用的几种中心静脉导管。
从留置时间来看,如果就短时间内需要化疗,可以选择CVC,但是导管感染的风险较大,而且不能带管出院,第二次来化疗还需要再打一个。
儿童输液港在没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可以留置数年,每个月维护一次即可,且治疗间歇期没有外露,日常生活舒适度较高。但是费用比较高,而且装和拆都需要外科医生在全麻下完成。
PICC介于两者之间,有相关资质的护士在病房或者门诊的穿刺室完成,不需要全麻,费用低于输液港置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选择合适的导管呢?这个还是要根据小朋友具体的治疗情况和家长的意愿,和我们的医生护士讨论来决定,选择最合适的导管通路。
每个医院可能对不同导管通路的选择会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医院没有开展输液港置入,有的医院按照年龄来划分置入导管的类型,不管是哪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都有利弊,哪怕是输液港,也会因为发生不可逆的并发症而中途拆港。
我时常和家长们说:医护人员的目标和家长都是一致的,希望治疗过程顺利,小朋友少受点苦。所以,我们医生护士提供专业疗护和各类宣教,家长则需要配合医护团队,认真做好住院及居家期间的导管观察及必要维护,让中心静脉导管发挥它们应该具备的功能,物尽其用,让患儿能够顺顺利利地完成治疗过程。
PICC的居家护理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PICC。
PICC的中文名称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我们护士把这根导管通过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到上腔静脉,用于输注化疗药物。
不要小看它,它在患儿的身体里面最长可以放置一年,在保证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的同时,可以避免多次静脉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和不适。
与此同时,PICC使用起来安全方便,费用也相对便宜,从而提高患儿在治疗期的生活质量。
在这里要强调家长们一定要知道自己家孩子打的PICC是什么型号的,如果是新生儿或者小婴儿,静疗专科护士一般会选择1.9F的导管,也就是管径最细的导管;小于3岁的宝宝,一般会选择3F的导管;如果是3岁以上,静脉条件相对比较好,可以选择4F的导管。
从下面这张表单可以看到,1.9F和3F的导管是不能用于输血的,4F及以上的导管才能用于输血。
现在部分儿童医院已经有静疗专科护士了,所以在穿刺前,护士会运用B超机,对小朋友的静脉进行个体化评估,选择合适小朋友的导管,在穿刺过程中也是在B超辅助引导下进行的,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小朋友因为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
PICC的穿刺部位最多见也是最优选的是手臂上的静脉,小婴儿打在头上、腋下及腿部腘窝处的都会有。但是不管从哪里打进去,导管的头端最理想的位置都是腔静脉,只有放置在合适位置的导管,才能较长时间地留置在体内,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但是有一点,家长朋友要注意,小朋友在长身体的过程中,年龄越小身高长得越快,然而导管的长度是不会随着身高的增长而一起长长的,所以时间一长,导管头端就不在理想位置上了,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也会影响导管的正常使用。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通过拍摄胸片的方式来评估导头尖端的位置,并且根据疗程长短来决定导管是否能够继续留置。
那PICC又有哪些优缺点呢?优点前面已经提过了:它作为中心静脉导管,可以保护患儿的静脉不受化疗药物的伤害,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平时护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一般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起居。
缺点是:PICC有外露,容易因牵拉而使导管滑脱;置入PICC之后,需要每周去医院PICC专科门诊维护;如果平时出现问题,应该立即去医院处理。
PICC置管后,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护理呢?首先要明确:PICC置管之后,是可以洗澡的,必须保持全身皮肤清洁,不然容易细菌定植导致导管感染。
不过洗澡有要求,只能淋浴,洗澡前把PICC外露的部分用保鲜膜包起来,洗澡时不要用水对着PICC穿刺的地方冲,洗澡后立马将置管部分的手臂擦干。
如果患儿手术期间没有办法洗澡,可以去购买擦浴湿巾进行皮肤擦拭,保证PICC置管处局部皮肤清洁。但是盆浴和泡泡浴是绝对不行的,这个知识点大家要知道。
平时穿衣服,尽量穿宽松的棉质衣物,冷暖适宜,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出门戴好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可以进行日常活动,但是严禁游泳、打球、拖地、抱小孩、拄拐杖、托举哑铃等活动,也不能用置管侧手臂支撑着起床。
另外,患儿置了PICC以后,在家里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能因为自己是个病人就马上当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但是,不要让孩子们用置管侧手臂拎3公斤以上的重物。
PICC置管后,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在家里发现导管断裂或破损,请立即将我们看到的外露导管打折,用胶带固定,然后尽快去当地医院处理。
碰到导管体内部分滑出体外时,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将滑出的导管送回到身体里,应该用敷贴固定好滑出部分的导管,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发热,体温升高>38度,且短时间退不下来;发现有气短或胸痛的,置管侧手臂麻木,手臂、胳膊或颈部有肿胀感,臂围增大2cm,剧烈的咳嗽等情况,可能造成回血,出现以上这些情况,都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处理。
另外,穿刺点红肿、疼痛、有分泌物,针眼处有渗血且按压没有效果,敷贴松脱、输液接头松动、脱落或污染后,这个时候也需要及时去医院找专科护士处理。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每周至少去医院更换敷贴一次,进行常规的导管维护。
还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不能在置管手臂穿刺口上方进行血压测量或扎止血带,一定要明确自家孩子导管的型号和种类。
如果是1.9或者3F,是不能耐高压的,也就是不能用于做增强CT打造影剂,如果是4F及以上的PICC,有耐高压和不耐高压的导管型号,耐高压的导管是能打造影剂的,所以在进行增强造影前,一定要和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也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导管维护本,导管信息都在这个本子里。
很多家长会担心PICC留置期间发生血栓,那么发生血栓的症状有哪些,该如何判断呢?
如果置管侧手臂麻木,手臂、胳膊或颈部有肿胀感,臂围增大2cm,要考虑发生血栓的可能性,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做个B超就能确诊。
要明确一点:静脉血栓没那么可怕,在血栓不影响导管功能且导管仍然需要使用的情况下,不需要拔管,但是要密切监测血栓大小。至于是否要进行溶栓治疗,我们的医生会做出判断和处理。
那平时如何预防呢?可以做这3件事:
1、导管置入侧肢体要正常进行日常活动;
2、置入侧手臂可以做握拳松拳的手部动作;
3、适量饮水,增加血容量。
PICC什么时候需要拔除
PICC是不是一完成治疗就可以拔除?我这里有个忠告:拔管还是要慎重!
首先,一个PICC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以留置 1 年,如果已经使用了1年,我们会建议拔除导管,如果后续还需要继续化疗,那就选择合适的静脉再次进行PICC穿刺。
其次,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可解决的并发症,没有办法再继续留置了,也是需要拔除的。
最后,完成了所有的治疗,后续不需要再化疗了,也就可以拔除PICC了。有的家长会不舍得拔,怕复发,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咨询主治医生,如果真的是已经不需要再化疗了,还是应该尽早拔除,放着也会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决定要拔除PICC,我们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虽然拔管过程比置管要简单,但是在拔管时也可能会出现局部出血、空气栓塞、拔管困难、导管断裂等并发症,所以在拔管前,我们需要做B超和拍胸片,明确导管位置和局部血管情况。
可以在PICC门诊或者病房里拔管,拔管的时候需要我们的小朋友保持放松安静,配合好我们的护士,这样才能保证导管的顺利拔除。这个时候,这个导管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对于肿瘤患儿,PICC也好,输液港也好,都是一条生命线,它会陪伴着小朋友度过整个治疗周期,使小朋友不再因为反复穿刺而感到痛苦和恐惧。
作为护士,会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维护好每一条“生命线”,作为家长,也希望能够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保护好这条特殊的“生命线”。
向日葵问答,浙大儿童医院季钗主任专题科普直播,解答“肿瘤患儿怎么打疫苗"。
“向日葵儿童”家长课堂开课了!
第107期向日葵问答,王坚敏老师为我们解答关于“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舒缓治疗”方面的问题。
本期专家问答特别邀请到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季钗主任,为家长们解答关于新冠疫苗的相关问题。
家长护理课堂开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