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向日葵儿童 责任编辑:gaozx 时间:2024-08-07
免责声明:
科普在线问答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因无法了解患者详细病情,且无法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诊断,专家意见仅作参考,如需获取具体治疗方案,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次的“专家问答”栏目邀请解答疑问的专家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儿科支天主任。
支主任是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青年医师分会委员;国家互联网与远程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 4篇,中华核心期刊文章9篇;并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Q:1岁女孩,4个月体检时发现并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目前一直随访检查,暂时未手术。请问:MFBG这项检查跟MIBG、DOTA、DOPA的区别及优势有哪些?
A:MFBG、MIBG、DOTA、DOPA都属于核医学影像检查方法:
123/131I-间碘苄胍(MIBG)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类似物,能与神经母细胞(NB)瘤高度特异性结合,因而可在NB组织中积聚,用于NB的诊断分期及放射靶向治疗,是目前NB国际共识中推荐的首选检查手段,也是患者全身影像检查的较理想选择。但MIBG的空间分辨率低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衰减校正不准确会影响图像质量,导致小病灶漏诊,即MIBG检查的结果存在假阴性的可能。
18F-MFBG是放射性标记正电子核素,相较于MIBG,能够提供更高的敏感性和时间空间分辨率,18F-FDG PET可以识别不具备MIBG活性(占比约10%)的病灶,这种成像方式可以与MIBG成像互补,在诊断和评估1、2期神经母细胞瘤方面的表现优于123I-MIBG成像。且患者无需特殊准备,注射后0.5h即可采集图像,可快速成像,临床应用方便,且血液清除率快,示踪剂辐射剂量少,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DOTA多肽为生长抑素类似物(SSA),可与神经母细胞瘤表面高表达的生长抑素受体(SSTR)特异性结合,是特异性较好的显像剂,且偶联的核素68Ga,半衰期约为18F的一半,体内衰变更快,辐射安全性更高,尤其是对临床评估频繁的儿童患者,安全性更好,Ga-DOTA肽成像适用于分化程度较高的神经母细胞瘤,对软组织转移、骨髓转移等具有自己的优势。但目前临床不容易获得,且价格昂贵。
18F-DOPA是儿茶酚胺代谢途径前体的类似物,故可被NB肿瘤细胞摄取。相较于MIBG,其敏感性和准确性更高。目前临床认为18F-DOPA是最有希望取代123I-MIBG的PET示踪剂,但其在神经母细胞瘤的评估价值仍需更多循证支持。
综上所述,虽然在灵敏度、特异性上各有优势,但是MIBG、DOTA、DOPA的原理都与肾上腺素能相关类似物有关,差别不大,不建议短期内同时应用,因为显像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频繁检测会弊大于利。
Q:5岁女孩,3岁发病,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目前手术、化疗、放疗已结束。化疗期间每次都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肺炎、鼻窦炎。目前可能有点慢性咳嗽,准备接受那西妥单抗免疫治疗。
请问:肺部有轻微炎症会不会影响治疗,肺炎会不会加重?
A:那西妥单抗属于人源化单克隆抗GD2抗体,其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用药,适用于伴有骨或骨髓病变,对既往治疗,包括经诱导治疗、巩固治疗或者维持治疗任何阶段表现为部分缓解、轻微缓解或疾病稳定的复发性或难治性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儿童或成人患者。
应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疼痛以及喘息、荨麻疹、支气管痉挛等输注相关反应,但多表现轻微,给予对症治疗后常可获得缓解。如果肺部存在轻微炎症一般不会影响治疗效果,但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最好能在肺部炎症改善后给予免疫治疗。
Q:1岁男孩,右手大拇指侧从出生就存在肿物,初步判断为纤维瘤,建议观察。后肉眼观察明显变大,前往当地医院做了 B超跟活检穿刺,临床诊断为神经鞘瘤待查。活检穿刺后第三天开始,创面开始红肿,在医院进行消炎观察,后出现创面痂掉落,内部组织疑似暴露,于今年5月进行了肿物切除手术,病理诊断为婴幼儿纤维肉瘤。后又将染色切片及白片送至上一级医院病理科会诊,目前等待会诊结果。
请问: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是否需要做PET/CT?是否需要做放化疗?
A:婴幼儿纤维肉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婴幼儿多见,好发于肢体的远端,肿瘤可以比较表浅,也可以位于深部。多数表现为生长迅速的孤立性肿块,肿瘤表面可以出现发红甚至破溃。
虽然总体转移率小于5%,但因其为恶性肿瘤,仍可出现远处转移的风险,故建议完善检查以评估有无远处转移及肿瘤局部侵犯情况,而全身PET/CT是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可对全身进行评估。虽然婴幼儿纤维肉瘤整体预后较好,但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复发,且肿瘤不同的原发部位可能造成手术切除不全,故可以考虑放化疗治疗。
Q:一岁男孩,出生时左肩胛骨处有鼓包,间隔半个月鼓包变大立即做了切除手术,病理结果为尤文氏肉瘤。做PET/CT检查出有手术位置有残留在肩胛骨下方也有肿瘤。化疗四次后, 检查CT和核磁显示未见肿瘤。因为孩子小需要等到6个多月放疗加了3个疗合计化疗7次 。定位完成后开始放疗第1次总计25次放疗剂量3500,后加了三次放疗总计28次后放疗结束。目前第8次化疗已开始。
请问:孩子现在7个多月,辅食应该怎么添加?需要给孩子补充些什么营养?
A:肿瘤患儿在治疗期间,需为患儿补充充足的营养,有助于维持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患儿病情恢复。建议家长多给患儿食用富含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除此之外,对于7个月的孩子,辅食添加还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有一种到多种、由粗到细的原则,一但发现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胃肠道不耐受的情况,需立即停止辅食添加,必要时需至医院就诊。
Q:13岁女孩,12岁发病。确诊为软组织肉瘤。目前已经完成13次化疗。第13次化疗抑制期第11天,(剩下一次红药水化疗)和30次放疗。口腔溃疡一个多月未见好转。用过漱口水,目前在外院口腔黏膜科激光治疗有5次了,这两天开始溃疡面白膜越来越厚,喉咙痛得不能吞咽。
请问:右边放疗部位水肿厉害,舌头开始伸不出来,嘴巴合不上,以后会有好转吗?
A:由于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放疗对局部组织粘膜的损伤,患儿常常会出现口腔黏膜溃疡的发生,常表现为口腔粘膜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面,周围呈红肿并隆起,重者可出现严重的粘膜水肿、口唇闭合不上甚至发热等,患儿往往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儿饮食和生活质量。
当合并有口腔念珠菌等真菌感染时,溃疡面常可覆盖白膜。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要积极帮助患儿度过放化疗的骨髓抑制期,如给予升白、增强抵抗力治疗,同时需加强口服护理,可予康复新液含漱、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局部涂抹、积极补充维生素、均衡营养,如果出现鹅口疮等情况,可予抗真菌治疗,症状往往可获得缓解。
栏目主编 | 小洁
排版 | 吴骏
校对 | 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