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儿童肿瘤医务工作者在战斗

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严青 责任编辑:admin 时间:2020-03-08


        作者 | 严青

        责编 | 依伊

        排版 | 博雅

        校对 | 陈臻宇


        在眼下这场疫情中,忙碌奔波的不只有抗疫一线的医生,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儿童肿瘤方面也不例外。得肿瘤的孩子,由于疾病及放化疗的影响,往往免疫力较差,很容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时候,他们是需要特别小心的人群。疫情影响了许多孩子的诊疗,也给不少临床工作带来了困难。

        儿童肿瘤的医务工作者们,是怎样面对这一切的呢?

01

一边防控疫情,一边治疗肿瘤

        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许多医院都出台了各种防控措施,比如限制病房的床位,避免人群聚集。

        “以前我们一般会给病人加床,但疫情期间要控制聚集,肯定不能加床,所以能收进来的人数就少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儿童肿瘤医生告诉我,“确实有些孩子收不进来,家长非常焦虑,我们也急。”

        “我们科室以前是每个病房两三张床,现在为了减少聚集,全部改成了单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的张翼鷟主任说,“我们尽量帮孩子联系入院,比如去我们医联体的合作病区;如果合作病区也满了,就再联系其它合作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

张翼鷟主任带领团队在医联体合作病区查房


        而对于在外地治疗的孩子们来说,长途旅行也是疫情期间的一道难关。

        “一些外省的病人出行有些困难,来了可能还需要隔离14天,住处也不好找。”山东省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的王景福主任说,“往年这个时候,我60-70%的病人都来自外省,但今年,我们几乎没有外省的新病人。”

        山东省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至今没有减少床位,但和年前相比,住院人数还是下降了30人左右。

        王景福主任有十几个病人在疫情爆发时都在外地。考虑到疫情可能会对回院治疗有影响,王主任第一时间联系了每位患儿的家长,提供孩子的治疗方案,让他们尽量先在当地找地方做上化疗。

        有时个别孩子会遇到一些波折。有一次,当地医院一开始有些顾虑,孩子家长非常着急地给王景福主任打电话。后来,王景福主任把孩子的病历盖上公章传真给了当地医院,供当地医生参考。孩子终于治疗上了。

        而在疫情相对不是特别严重的青海省,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在这段时间里收治了不少辗转求医的疑难、危重患儿。

        从甘肃张掖转院到儿科急诊的琪琪才三岁,检查后却发现她患上了超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凝血功能也出现了严重的异常,非常危险。

        “这个孩子的治疗难度异乎寻常。”儿科的曹海霞主任告诉我,“在做凝血功能检测的时候,有些指标用标准的方法甚至测不出来。”经过紧张的抢救,琪琪终于度过了最为危险的时刻,现在正在进行后续治疗。


脱离生命危险的小琪琪


        “我们现在要两条腿走路,一边防控疫情,一边治疗肿瘤。”山东省肿瘤医院的王景福主任说。


02

医患之间彼此理解是破开矛盾的唯一途径

        只是,疫情防控需要筛查、隔离、减少人群聚集,而肿瘤治疗需要及时就医和诊疗,二者的需求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

        “我每天都要接100多个家长的电话,基本都是询问床位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童肿瘤病区的伍艳鹏医生说。她这里是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的合作病区,32张床早已住得满满当当,“我也希望孩子们都能住进来,但床位实在有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儿童肿瘤病区的蔡凤银护士长在护理患儿


        在某家血液病专科医院,一位前来就诊的白血病患儿检查出有肺部阴影。这个孩子曾在发现确诊病例的公共场所逗留过,但在其它医院进行了2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专科医院的医生非常为难。

        “我们是专科医院,没有新冠检测和隔离的条件,因此只好建议家长去有这类条件的医院治疗。”医生告诉我,“家长不太理解,觉得我们不负责。但万一这个孩子真的感染了新冠,我们这里没有医治条件,反而会耽误他的病情。”

        “有的家长不太理解发烧的孩子为什么需要先去看感染门诊。”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张翼鷟主任告诉我,“我们只能向家长反复解释:这只是先排除孩子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毕竟,如果有一个孩子或者家长感染了,整个病区会被隔离,到时候孩子们看病就更难了,这也是为孩子们负责……”

        “确实需要先从流行病学上排除感染的可能。”山东省肿瘤医院的王景福主任说,“只要排除了感染的可能,来我们医院的孩子,我们都是尽可能的收治,希望能够尽早让孩子得到治疗。”

        医院疫情防控与患者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是许多儿童肿瘤医护人员无法回避的难题。而医患之间彼此的理解,或许是破开这难题的唯一途径。

03

医务社工陪伴 让家长情绪得到接纳与回应

        在医护与患者之间,有一群特殊的医务工作者——医务社工。在疫情中,他们的工作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疫情突发,我们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优先应急处理疫情相关工作。”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曹庆老师告诉我,她是血液肿瘤科的一线临床社工。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她在服务肿瘤患儿的同时,也开始服务于因疫情而隔离观察的孩子及其家长,而这些,对她来说是全新的工作内容。

        “疫情期间,许多家长会有更多‘安全’方面的顾虑,比如医院里是不是更容易感染新冠、会不会有交叉感染,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担心。”曹庆老师的声音非常温和,有种让人平静的力量。

        “因此我会告诉家长医院的病房是安全的,比如每天会进行消毒,同时我也会告诉他们,在医院里,如果孩子有症状需要处理,医护人员会及时处理,家长可以安心。”

        在短短两三天里,医务社工们就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疫情期间的流程,并且在临床服务及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中不断改进。2月18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党委书记季庆英的带领下,这套经过实践检验的流程转变为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务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联盟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儿科社会工作服务指引》,成为了一套系统又实用的工作方法。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务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联盟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儿科社会工作服务指引》

封面图


        “其实,有些时候,患儿和家长的需求比我们以为的更简单。”曹庆老师告诉我。

        一天,曹庆老师电话评估家长和患儿隔离留观期间的状态,她请家长给自己的压力评分。

        “10分。”家长毫不犹豫地给自己的压力打了最高分。

        于是,曹庆老师让家长表达了自己压力、担忧和顾虑。家长倾诉的过程中能感到,家长说话的声音和语气比刚开始时缓和了许多。

        当请家长再次给自己的压力评分时,“5分。”家长想了想说。

        曹庆老师告诉我:“这件事让我更相信,疫情中患儿和家长也需要被听见、被看见,有机会让他们可以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让情绪被接纳、得到理解与回应。这样或许就可以让他们得到安慰。”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曹海霞主任和袁馥梅护士长带领团队给孩子们过春节


        尽可能让孩子和家长得到帮助,感到安慰,这是这段特殊时期,所有儿童肿瘤医务工作者共同的目标。

        为了防控疫情,许多医院都将陪床人数限定为1人,探视也有了限制。于是,护士们纷纷担负起了帮忙照顾孩子的任务,也每天跑出跑进帮忙家长和孩子拿家中送来的饭菜或其它物品。

        而且医生和护士平日的问询里,也多了温柔的叮咛:

        “小朋友一定要戴好口罩噢。”

        “您放心,我们病区目前没有感染或疑似的,您尽管带孩子放心治疗。”

        …………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向疫情中所有的医务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