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向日葵儿童 作者:温暖的 责任编辑:chenl 时间:2020-12-11
还记得去年7月7日,我们在北京举行了基金会一周年的生日会,公益伙伴们齐聚一堂,好不热闹。
2020年,疫情肆虐的一年,我们的生日会无法举行。
于是,我们邀请纪录片导演秦奕威和他的团队,跟随我们公益项目的脚步,记录拍摄了一些画面,感谢一直以来与我们同行的公益伙伴们。
点击观看 https://v.qq.com/x/page/m32099wz7ay.html
7月底,还在青海拍摄的我,接到了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伙伴的邀请,希望我和团队为「向日葵儿童」公益项目拍摄一支2周年短纪录片。
经过一个月的思想碰撞,我和我的团队于8月底启程,先后去了昆明、深圳、上海、济南,拍摄「向日葵儿童」志愿者、医务社工、肿瘤科医护人员、当然还有罹患肿瘤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
拍摄从盛夏开始,但没成想第一站就让大伙心里“冰凉”。
第一站,昆明市儿童医院肿瘤科,我看到许多皮肤黝黑从遥远山区来到昆明治病的孩子。
曾经我以为贴近自然、空气清新、每天沐浴阳光的地方,孩子们都会生活得轻松欢快、身体壮实、没病没灾,但肿瘤科楼道里、病房里随处可见的小光头们,让我意外,甚至让我开始沮丧。
孩子们幼小的身体要承受放疗、化疗带来的剧烈不适:虚弱、呕吐、迷茫、无力……这让我手足无措。看着孩子们晃神的片刻,两位摄影师先后拎着摄影机走出病房,摇着头,满眼泪水。
我们仨都是孩子的父亲,我知道他们需要出来“透透气”才能继续完成拍摄。
拍摄的第二天正好是中国医师节,向日葵社工站组织孩子们为医生画白大褂,从心底拉近他们与医生的距离。
摄制组这才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努力地拍摄和记录,镜头里那一张张稚嫩笑脸。
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祝福他们。
第二站,来到更加炎热的深圳。
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我结识了嘉豪爸爸,小嘉豪三岁被诊断出白血病,嘉豪爸爸放弃一切也拼上一切,为了孩子康复而奔波。
现在家豪爸爸是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明星医务社工,不仅是儿子家豪的英雄,更是患儿们心中的大英雄。
同样作为父亲,这一次对嘉豪爸爸的采访进行得异常艰难。你需要换位思考,但不敢设身处地;你应该理性,但总被感性填满;你希望安慰,但总是词不达意。
他让我看到了一位坚强的父亲该有的样子,幸运的小嘉豪在经历苦难之后成功康复,这也令我们这些“旁观者”心中燃起更多希望:肿瘤可以是也必须是能够被战胜的!
马不停蹄地转战上海,我们来到纯真博物照相馆。
馆主林芳是我电影学院的校友。正式拍摄开始前,我一直在欣赏她从藏区拍摄回来的纪实摄影作品,从她的照片里,我看到她的细腻和温暖。
果然采访刚刚开始,她已经哽咽到语塞。
这家照相馆是「向日葵儿童」的志愿者基地,每年都会参与「向日葵儿童」正能量大使的拍摄,孩子们回到这里记录美好和成长。
从2018年开始,林芳和她的伙伴们已经连续三年为这些孩子记录他们的康复之路。这意味着林芳和她的照相馆每年都要见证一些故事,有欢声笑语的结疗宝贝,当然也有永远不能再如期赴约的消逝天使。
也正是这些照片,让我们更深的领略到影像的力量。
与孩子们一起度过美好的一天
每年都会来照相馆一同见证的还有另一位,他就是「向日葵儿童」的发起人、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的秘书长李治中博士。
从朋友圈里一二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无私支持,到今天「向日葵儿童」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万多名志愿者,治中博士面对镜头描绘「向日葵儿童」的现在和未来时,眼里带着光。
在济南,我们安排治中博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来了一场关于儿童肿瘤的对话。
这场对话的拍摄异常顺利高效。与我们摄制组无关,这完全是因为镜头前的两位,代表着专业,代表着对医学的严谨尊重,对公益事业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孩子的善意和爱心。
基金会传播部依伊与山肿的小朋友玩耍
12月初,北京已迎来初雪,短片也即将上线。天寒地冻,心却很暖……
本次拍摄项目负责人依伊同学打电话给我:“奕威,片子要上线了,你能帮我们写一篇导演手记吗?”
其实这哪里是导演手记,这是被坚强的孩子们,被无私奉献的医护工作者们,被「向日葵儿童」的志愿者们,唤起的一份温暖记忆。
很荣幸能为「向日葵儿童」、为公益、为孩子们,尽一点绵薄之力。
专业点燃希望!
作者 | 秦奕威
责编 | 依伊
排版 | 博雅
校对 | 张铮